快馬加鞭未下鞍,“水陸並進”啓新程。
2021年濟南市“兩會”閉幕次日,小清河濟南港、省道103旅遊公路兩大項目集中開工,彰顯出濟南只爭朝夕、奮勇向前,加快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的迫切和決心。
綜觀一水一陸兩大項目,皆是濟南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機遇,以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體系促進全域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項目的開工,不僅意味着濟南打造交通強國樣板城市進入了新階段,也意味着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將有新的動能支撐。
其中,作為小清河復航的樞紐工程,小清河濟南港是濟南直通海洋的對外開放“戰略基點”。建成後,不沿海的濟南將成為一座海港城市,實現“河海直達”,可推動濟南進一步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國內大循環的戰略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省道103旅遊公路是南部山區的一條重要的交通走廊,沿線旅遊資源豐富。此次開工的旅遊公路項目是對“公路+生態旅遊”建設模式的一次新嘗試,建成後,不僅可滿足沿線旅遊需求、有效緩解節假日交通擁堵情況,對於實現城市發展新格局中的“南美”、助推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剛剛閉幕的濟南市“兩會”勾勒出了今年及“十四五”期間濟南發展新藍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強省會”戰略、省市一體化發展……疊加機遇鼓舞人心;“五個濟南”“五個中心”,聚力“七個新跨越”“十個新突破”……系列目標催人奮進。要想抓住機遇、實現目標,必須只爭朝夕、奮勇向前。
其實,不只是這次的“水陸並進”,站在關鍵節點的濟南,近年來不斷爆發出發展的強勁活力,不斷刷新着“濟南速度”。從全市重點項目集中冒雨開工到“三隧一橋”跨黃通道同日啓動建設,從“一次辦好”“半日辦結”到“跨省通辦”“秒批秒辦”,從“拿地即開工”到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1萬平方公里的泉城大地上處處洋溢着“快馬加鞭未下鞍”的發展熱潮。
這種發展熱潮,正是對只爭朝夕、奮勇向前“濟南精神”的生動寫照。任何美好藍圖的實現,都離不開這種只爭朝夕的精神,離不開奮勇向前、抓好落實的躬身力行。
近日,《人民日報》刊登了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在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一段講話。孫立成説,只有拼出的精彩,沒有等來的輝煌。藍圖繪就了,目標明確了,做到“有效落實”才是關鍵。離開這個“關鍵”,再好的計劃和規劃,都只會停留在紙上,而不會真正推動發展、惠及人民。
兩會閉幕次日,濟南“水陸並進”集中開工兩大項目,即為對“有效落實”的最好詮釋。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只要有着這種精神和幹勁,濟南就一定會乘勢而上,以新作為、新擔當迎接新時代的到來。
評論員:高家濤
無線濟南客户端
濟南發佈客户端
泉城藍客户端
市中手機台客户端
版權所有:濟南廣播電視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魯新網備案號:201653103
廣電總局批文 廣局[2010]586號
互聯網多寶集運信息服務許可證 37120180004
信息網絡傳播許可證號1907177
公安備案號 37010202001790
濟南網 用户反饋郵箱:ijntv_mail@163.com
舉報電話:0531-85652768
廣電總機:0531-85652114
廣告合作:0531-85653065